作为一名教师,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为标准,以黄大年同志的事迹为表率,努力培育自己的爱国向善上进同理之心,成为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
教师要培育爱国心,成为有理想信念的教师。教师要有思想育人的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师重任在肩,使命巨大。当前已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要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高校教师要为国家的人才培养分忧解难,特别是高校思政教师,担负着为人才筑魂的任务,更是丝毫马虎不得。教师如果没有深切的爱国情怀,也很难建立起为国育材的意识,也就很难真正做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供给和智力支持。
教师要培育向善心,成为有道德情操的教师。教师要有道德育人的意识。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同样需要成为学生的道德楷模。因此,教师要自觉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不断加强师德建设,坚持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始终走在人生的正轨。教师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既传授知识,也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的扣子;要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给学生树立正面形象,给学生以示范、激励,引领学生见贤思齐;要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既帮助学生增长学识,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要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教师在教学科研中要严守规范,敬畏规则,不做擦边越界之事,给学生以正面的引导。
教师要培育上进心,成为有扎实学识的教师。教师要有知识育人的意识。教师的职业就是教书育人,没有扎实学识就无法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且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本专业知识的专精,而是要努力成为既专又博的全面复合型学者。教师要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出发,立足培养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集体精神和创新思维的新时代人才的基本需求,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能力。专业教师不能满足于本专业知识的精通,要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深入贯彻课程思政,将自己的课堂融专业知识与政治引领于一炉,帮助学生立德立才,思政教师也应该广泛涉猎专业课知识,才能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贴近学生的生活和专业实际,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教师要培育同理心,成为有仁爱之心的教师。教师要有和谐育人的意识。教师不仅仅要做学生身心发展过程的教育者、领导者和组织者,更要做参与者、交流者、同行者。只有学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看人生看社会看世界,才能真正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思所欲,教育才能更加有的放矢。要对学生的未来有真诚的期待之心,愿意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有成长的契机,要对学生的人格有充分的尊重之心,愿意欣赏每一个学生所拥有的独特之美,要对学生的心声有充分的理解之心,愿意倾听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和愿望,要对学生的生活有无私的关怀之心,愿意帮助每一个学生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总而言之,不仅是良师,更要是益友,要和学生共同成长,用爱心撑起每个孩子成长的天空。
作者:那孝伟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黄大年精神接力传:守...